“共享鱼池”的致富经

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鲟鱼养殖基地

  10月22日,共享鱼池驱车沿着思经河向上游驶去,致富经海拔升高,共享鱼池气温逐渐降低。致富经

  “竹海渔乡欢迎您!共享鱼池”不一会儿,致富经抵达天全县思经镇,共享鱼池此时,致富经7个字的共享鱼池招牌映入眼帘。穿镇而过,致富经左侧,共享鱼池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的致富经一个个圆形鱼池整齐排列,池水碧绿,共享鱼池水池中,致富经一条条体型壮硕、共享鱼池重达百斤的鲟鱼摆尾游动。正是这群“水中精灵”,书写着村民增收致富的新篇章。

  润兆渔业是四川鲟鱼养殖龙头企业。鲟鱼产卵而制成的鱼子酱,是润兆渔业的主打产品。据该公司董事长李军介绍,2023年,润兆渔业年产销鱼子酱近60吨,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全球占比14%。

  在这里,冷水鱼的发展红利,不独属于李军一人。

  近年来,天全县探索实行村、企、民“共建、共养、共享”发展模式,在充分保证企业获利空间的基础上,带动村集体、农户通过股金、薪金、租金,实现鱼池“一池生三金”,多主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鱼池“生金”  村民增收

  深秋的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鱼池上,村民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

  在润兆渔业天全基地二期,李亚均扛着麻袋,挨个给鱼池撒饲料。撒完饲料,他又熟练地穿上水裤,下到鱼池里查看鱼的生长情况。

  作为二期养殖组组长,李亚均已在润兆渔业工作了5年,负责喂养、巡查和打扫卫生等。

  他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干活,喂养鲟鱼、巡视鱼池、鲟鱼转池……每天重复的工作累是累,但不用外出务工,收入也比种地高多了。李亚均指了指基地旁边的一栋楼,那就是他的家,每天走路上下班,仅需5分钟时间。

  像这样在家门口的好工作,在十多年前的天全,李亚均几乎是找不到的。不仅是他,附近不少村民也只能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要么收入微薄、要么背井离乡。

  润兆渔业的落户,改变了这一切。2012年,李军为了扩大鲟鱼的生产规模,将新的养殖基地落户天全,自此,润兆渔业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今年年初,“四川尔滨回礼事件”更是让天全鱼子酱火爆出圈。

  为了共享发展红利,天全县探索紧密联结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建设“共享鱼池”,通过“共建、共养、共享”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养殖规模,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从2020年开始,思经镇带动18个村与企业联建‘共享鱼池’。”思经镇党委副书记梁红川说,当地习惯用“一池生三金”来形容“共享鱼池”带来的收益。

  一方面,流转土地赚租金,企业流转当地村民土地用于冷水鱼养殖,村民每年每亩可获得1200元左右的租金。另一方面,共建鱼池分股金,由村民、村集体与龙头企业三方共同投资,建设标准化“共享鱼池”,由企业进行日常管理,采取“6%的保底分红+利润二次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

  2023年,每口“共享鱼池”利润达8万元,每个入股村民平均获利937元,村民和村集体入股综合收益达8.4%。

  经验推广  共享共富

  “共享鱼池”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收益,也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润兆渔业董事长助理曾柄瑞介绍,“一池生三金”的最后一金便是共养鲟鱼挣薪金,100余名当地村民通过在企业务工,人均月收入近5000元。

  “团结村一共有70多人在公司实现稳定就业,从鲟鱼养殖到鱼子酱加工,再到行政管理,都有我们村民的身影。”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敏算了一笔账,这些村民年均可实现收入5万元,去年团结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高达48万元,今年预计超过50万元。

  在距离二期养殖基地5分钟车程的鱼子酱加工车间,经过分离鱼籽、装罐等17道工序,一盒盒享有“黑色黄金”美誉的鱼子酱看得人垂涎欲滴。

  车间内,12名本地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仅能照顾家里,收入也不错,幸福感十足。”宋丹是村里的“90后”青年,2017年通过村里和企业的培训,她成为一名鱼子酱加工车间的工作人员。

  如今,通过“共享鱼池”的发展红利,她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通过流转土地赚得了租金。

  40多公里外,“共享鱼池”发展模式正如火如荼。

  同样从事鲟鱼养殖和鱼子酱生产加工的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与荥经县五宪镇阳春坝村举行了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签约仪式。项目通过企业建设、村集体参与的形式共同打造3个“共享鱼池”,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20万元的固定收益。

  如今,“共享鱼池”的成功经验正在全市推广。

  在“共享”理念下,我市大力推广“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共享共富”品牌,“共享竹酒”“共享茶园”“共享民宿”“共享中药材基地”“共享生猪养殖场”等应运而生。

  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共享”模式助力着乡村全面振兴。

  “共享经济”发展,不仅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这一改革创新实践,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本报记者 郑雨莎